羊奎 浩思动力子业务集团-极光湾科技全球制造负责人
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转型的背景下,动力系统作为核心零部件,成为中国车企争夺市场话语权的关键领域。
8月中旬,在义乌制造基地接受腾讯汽车采访时,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、浩思动力子业务集团-极光湾科技全球制造负责人羊奎表示,在动力总成这块,中国汽车制造已处于行业第一梯队,包括质量标准、成本效率控制等方面,背后的供应链体系也达到了世界最有竞争力的水平,这些都助力于中国乘用车在全球市场的强劲竞争力。
他举例称,我们最早制造发动机和变速器时,只能选择国际供应链巨头,现在情况不一样,比如涡轮增压器,现在国产方案可以无缝衔接来替代,成本还能下降一两倍。
2024年5月,吉利旗下动力公司极光湾科技和雷诺旗下动力公司Horse科技组建成立的浩思动力,这是全球首家独立于整车集团的动力总成公司,产品包括高效内燃机、混动系统和变速箱等。这其中,吉利和雷诺各自持股45%、沙特阿美持股10%。在全球拥有5大研发中心、17 家生产制造基地。极光湾科技则由吉利动力和沃尔沃动力组建而来。
极光湾科技义乌制造基地
值得注意的是,就在5月,羊奎介绍,公司与梅赛德斯-奔驰合作开发的最新混动专用模块化发动机MGE已正式SOP,进入批量生产阶段。该发动机将搭载于奔驰全新一代车型,被视为公司具备全球一流动力系统供应商能力的典型案例。身为极光湾科技全球制造负责人,羊奎经历了MGE项目生产制造落地的全过程。
他回忆称,作为汽车发明者,奔驰很少把发动机这样的核心零部件交给外部公司来做,我们从样件交付、到小批量生产,再到各种验证,都经历了外方层层考验,奔驰的质量标准在全球汽车行业首屈一指。目前极光湾科技正在按照计划向奔驰高质量交付该款发动机。
紧接着在8月初,浩思动力义乌制造基地SOP下线了三款全新一代动力产品,混动专用发动机DHE20TDE、BHE15TDEB,以及智能电驱DHT120,将分别上车搭载极氪、领克、银河等品牌最新车型。这其中,DHE20TDE率先搭载上车极氪9X车型,峰值功率达205千瓦,是当前混动领域全球首款最大功率突破200千瓦的专用发动机,综合热效率超46%,并较同级1.5T发动机产品油耗降低5%-10%。
羊奎称,得益于上半年吉利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,极光湾科技年内业务增幅也能保持在40%-50%的同比幅度,背靠大树好乘凉,虽然已独立拆分为合资公司,但吉利汽车永远是我们最大的客户。
除了吉利,雷诺,奔驰,羊奎表示,公司也与零跑、奇瑞、江淮、麦格纳等外部车企客户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,并持续开拓全球头部主机厂。
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,每家主机厂都在追求爆款车型,保质保量交付颇为重要,这背后牵扯到生产制造等复杂的供应链体系。
极光湾科技义乌工厂内部
羊奎感慨称,最早建厂的原则是就近供货,物流成本最低,但最苦恼的事情就是,就是主机厂的产能预测与实际市场需求并不相符,经常是几倍的差异,“就好比准备了一桌菜,来了两桌客人,或者三桌菜,却只来了一桌客人。”
他表示,解决办法除了通过大数据监控和评估车型终端市场表现,加强前端预测能力外,我们现在也在实行平台化生产,尽量让生产线通用化和柔性化,适应更多车型,打通所有工厂的交叉供货渠道,一旦市场订单非常好,能够迅速响应,马上把产能拉起来,市场不会等人的,比如今年台州和张家口工厂都在生产BHE混动发动机,现在两家可以互相打通来供货。
除此之外,技术降本也是头等大事。按照计划,极光湾科技的系列降本目标包括,制造成本年度下降20%。
羊奎表示,近两年最大压力还是来自于成本管控,市场确实太卷了,在应用AI大数据带来可视化生产过程,从而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,随着招工难加剧、人力成本也直线上升,我们今年开始全面推广协作机器人相关应用,比如用其拧紧枪/拧紧轴方案,来代替人工拧紧,使用半年即能收回成本,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,也大幅降低工厂运营成本,预计年内可批量应用达到600台,计划明年要增至1000台。